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平安答卷”-尊龙凯时平台登录

尊龙凯时平台登录首页> 法治乡村> 详情
续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平安答卷”
2025年03月10日 来源:农家书屋杂志 | 作者:长白镇边境派出所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在鸭绿江畔的长白镇辖区,这句雷锋箴言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白山边境管理支队长白镇边境派出所民警们日复一日的坚守与行动的写照,成为他们警徽下最生动的实践。他们将雷锋精神深深融入基层治理,走出了一条“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崭新道路。

  矛盾化解“加速度”: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基层治理中的矛盾纠纷,向来纷繁复杂,犹如一团团乱麻,长白镇边境派出所敏锐地察觉到这一挑战,创新推出“2 2 x矛盾联调机制”。这一机制如同一个强大的“智囊团”,联动民警、社区委员、司法调解员以及各行各业的代表,大家齐心协力,用“法理情”融合的独特方式,把晦涩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一听就懂的“方言土语”,让矛盾化解既有速度,又饱含温度。

  去年冬天,东安花园小区里的两位老邻居张大爷和李大爷因为楼道堆放杂物的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张大爷觉得李大爷堆的杂物占了公共空间,影响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李大爷则认为楼道是大家的,自己放些东西没啥大不了。两人互不相让,矛盾逐渐升级,甚至闹到了派出所。

  民警赵帅接到这个纠纷后,立刻启动“2 2 x矛盾联调机制”。联合社区、司法所调解员,还有熟悉邻里情况的老街坊一同前往调解。在调解现场,赵帅先耐心地听两位老人发泄情绪,等他们平静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们讲解了消防法规和邻里相处的道理。社区调解员从社区环境和邻里和谐的角度劝说,司法所调解员则从法律责任方面进行分析。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调解,两人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握手言和。

  

  自这一机制运行以来,像这样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累计化解了300余起,派出所获赠锦旗、感谢信100余面(封),真正实现了“隐患联排、矛盾联调、风险联控”。

  民生服务“有温度”:从“单向帮扶”到“双向奔赴”

  长白镇边境派出所始终将目光聚焦在“一老一小”这些特殊群体上,一系列暖人心的品牌活动相继推出。“关爱1 1”“警察爸爸”等活动,不仅为困难家庭儿童带来了希望,更搭建起了警民之间温暖的情感桥梁。

  成宝(化名)是一名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派出所的民警闫俊伯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主动加入“警察爸爸”的行列。每周,闫俊伯都会抽出时间去成宝家家访,陪他做作业,给他讲外面的世界,还会带他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慢慢地,成宝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性格也变得开朗,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在民警和爱心团体的帮助下,成宝不仅圆了自己的读书梦,还立志将来也要成为一名警察,去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派出所设立了“爱心超市”,他们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物资。赵奶奶是一位独居老人,行动不便,民警王晓泱定期上门看望她,帮她办理低保,还经常陪着她聊天解闷。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像赵奶奶这样的11名特殊群体成功申办低保,民警们还上门办理户口、身份证业务150余人次,为12户困难家庭提供就业岗位对接服务,真正做到了“输血”与“造血”并行。

  志愿精神“传薪火”:从“节点活动”到“常态浸润”

  依托“雷锋岗”和“志愿服务队”,长白镇边境派出所与3个社区、2个村委建立起常态化协作机制,让雷锋精神如同春风化雨,时刻滋润着这片土地。

  在校园里,每到开学季,民警们就会走进课堂,带来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民警王晓泱会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给孩子们讲述雷锋的故事,分享那些温暖人心的瞬间,激发孩子们对雷锋精神的向往。在“重温雷锋日记”活动中,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雷锋的日记,交流自己的感悟,在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善良和奉献的种子;在敬老院,民警们的到来总是让老人们喜笑颜开。民警马鹏翔是个按摩高手,每次来都会为老人们捏捏肩、揉揉腿。他一边按摩,一边和老人们唠家常,逗得老人们哈哈大笑。同时,民警们还会为老人们讲解“反诈”知识,用真实案例提醒他们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在派出所荣誉墙下,“学雷锋、话初心”活动让民警与群众的心紧紧相连,大家围坐在一起,共话初心使命,回忆难忘的救援场景,群众们被民警们的奉献精神所感染,纷纷表示要以雷锋为榜样,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截至目前,派出所已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30余场次,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培育志愿者骨干30余人。

  

  长白镇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卢子洋感慨地说:“群众的笑脸,就是新时代雷锋精神最好的答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警民携手,用爱与责任共同绘制的平安画卷,正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徐徐展开,书写着新时代的动人篇章。

  【编辑:周志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