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是乡村宝贵的公共空间,2024年年初以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紧紧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通过依托特色优势、赋能乡村振兴、建立长效机制三项措施,初步实现了文化礼堂“建有特色、用有活力、育有亮度”的建设目标。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文化礼堂6个,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
利川依托地域特色优势,确保“建有特色”,紧扣“精神家园”的定位,深入挖掘本土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确定建设主题,总结提炼特色“礼堂名片”,为礼堂加“亮度”、贴“标签”。团堡镇野猫水村凭借“候鸟文化管家”的独特优势,将文化礼堂打造成为当地文化活动的热门场所。村民和游客就像一只只“候鸟”,不仅在这里享受“清凉”,还积极参与到文化礼堂的建设和管理中。
来自湖北宜昌的朱阿姨退休后到野猫水村避暑,她发挥文艺特长,教村民舞蹈动作、组织表演,让“候鸟”与村民共舞。来自四川遂宁的杜伯伯作为“候鸟”村长,组织活动凝聚“候鸟”,让来自天南地北的“候鸟”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野猫水村通过建设文化礼堂,组建三队九会,形成‘候鸟’管理‘候鸟’,‘候鸟’服务‘候鸟’的治理创新模式,让老村民和新村民有了更多娱乐休闲体验的场所和机会,促进大家交流,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野猫水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李游介绍。
文化礼堂不仅是文化阵地,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南坪乡南坪村文化礼堂以“诗画南坪”为内核,依托如膏书院文化平台,为乡村文化共富注入了新活力。“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如膏书院里,一群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诵读《论语》,读书声让这座历经百年沧桑的书院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依托如膏书院,南坪乡开设国学讲堂,打造“南坪有礼”文化品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礼仪。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文化品牌,继续拓展‘南坪有礼’系列活动,增设‘书院夜话’文化沙龙,开发书院文创产品;升级内部设施,进一步完善阵地建设、拓展服务功能赋能乡村振兴。”南坪乡宣传统战委员、副乡长汤惠岚表示。
利川还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礼堂 ”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动能。柏杨坝镇雷家坪村将文化礼堂建在产业融合中心,统筹“直播间”“零工驿站”等平台,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直播带货等活动,有效助推当地经济发展。龙船天街文化礼堂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举办了“现场炒茶、制茶、品茶”系列活动,有效展示和宣传利川茶产业…… 乳泉社区通过实行“1 1 n”文化礼堂联盟服务机制,构建“队伍联用”“活动联办”模式,将专业化、社会化资源“集中供给”,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实现文化礼堂资源多样、内容常新、队伍常驻、活动常态、群众常来,使文化礼堂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中心,让文化真正“动”了起来。
凝聚乡情人心,鉴定文化自信。文化礼堂正在成为利川乡村的精神家园,激活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密码”,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编辑:周志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