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是各族民间舞蹈之一, 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华民族人民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在旧时称“太平乐”。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狮舞在宁波城乡流行较广,宁海狮舞肇始于唐代,盛行于明清,俗称“打狮子、“狮子灯”,其中城关梅林陈狮子队和黄坛后沈狮子队最为著名。
狮舞、龙舞为民间庆祝佳节的隆重仪式,而狮舞更是百姓首选。皆因佛教向有“狮子作吼,群兽慑服”之说。文殊菩萨的坐骑就是一头狮子,古人认为狮子就是菩萨的守护神。宁海狮舞由来不详,一说为由唐代鉴真大师来宁海时传授的。相传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却几次特意绕道宁海,住宁海城南福泉寺为大众讲经。另一说法是由国清寺智者大师所传。历史上宁海城乡寺院庙宇及庵堂众多,历代都有不少高僧来过宁海,特别是天台山国清寺智者大师(开山祖)曾先后几次到宁海寻找宝地建造寺院。
根据地区的不同,宁海狮舞可分为三种风格,其表演各具特色。山区为“武狮”, 其制作较简单,仅一“头”一“被”,但舞狮动作勇猛,腾、扑、滚、跳呼呼有声。有“扫场、追青蛙、翻滚、鲫鱼溅”等套路。沿海为“文狮”,制作精巧,形象逼真,表演中狮子的举止颇文静,有“打瞌睡、搔痒、舔毛、抖毛”等套路。另外,还有“文武狮”,融文狮的温驯与武狮的勇猛于一体,既有强悍、粗犷的动作,如 “抢灯”、“舞狮”,又有细腻的刻画,如 “嬉狮”、“叠狮”、“咬灯”等,两种截然不同的动作互相交错进行着,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一灵一拙,紧密相联,贯穿全舞。“捞赏钱”和“麒麟送子”是宁海狮舞最高难度的动作表演。舞狮结束后,接着表演民间精湛的武艺,如舞拳、弄棒、跳桌、爬竿、倒走等,最后由一表演者滚钢叉捉狮而终场。
宁海狮舞的音乐伴奏最为粗犷。大锣的声音低沉、余音长,大鼓不用鼓槌,而是用拳头或手掌击打,特别是大锣、大鼓的闷击,能形象地表现雄狮凶猛笨拙的性格。狮子出场时喇嘟低沉的长音,似雄狮怒吼。在舞狮表演进入高潮时,喇嘟急促激昂的高音骤起,又能增添热烈的气氛。
宁海狮舞狮子造型是其一大特色,宁海狮子具有宁波的土色土香。既有别于南狮,也不同于金毛狮。狮子皮是青麻布做的,在身背嵌流苏作狮毛。苎麻织成粗布,靛青染色;流苏是蚕丝编织的,一般染成红色或金黄色。狮子头扁平型,两眼球前凸,如圆形的金鱼眼。嘴巴方口、匾形,可张合。整条狮子被像一副大斗篷,把两位表演者不露痕迹地罩在里面,但双腿可见。披上这样的宁式大狮,配上粗犷伴奏,上下翻腾,一下子就把“山中之王”的威武气势释放出来。经历了300多年的风雨积淀,宁海舞狮融合了北派武狮的刚猛和南派文狮的细腻,正因为这别具一格的特点,宁海舞狮在中国个地区的舞狮中大放光彩。
舞狮习俗一直传承至今,现宁海城乡尚有10多个“舞狮班”在活动。其中梅林陈村村民对于舞狮的激情尤盛,成了村里的全民运动。每当夜幕降临,人们就三五成群,聚集到村头的空地上,一招一式认真练习。村民买不起狮子,就用倒扣的箩筐充当狮头,用旧床单当狮尾,照样舞得热闹。就是凭着这股子热情,狮队从单狮变成了双狮,又从双狮演变成了现在的四大狮四小狮。因此梅林陈村还被命名为“狮舞之乡”。现在,要想欣赏传统的舞狮,可在新春佳节前往宁波宁海梅林陈村欣赏。